2023年1月1日,救护车赶往患者家中。 “快!有任务,马上出车!” 2022年12月31日深夜,急促的警报声回响在长春市急救中心富民大街急救站。不到一分钟,一辆救护车闪着灯驶出了急救站。医生李立群、护士吴炳国、驾驶员兼担架员李冰和徐文超是长春市急救中心富民大街急救站的“跨年夜”救护车搭档。 接到患者后,在救护车上,李立群一边紧盯监护设备,一边耐心安抚患者情绪。司机李冰不断调整导航寻找最优行驶路线。患者刚送到医院,下一个任务已经发到救护车的电脑终端上。他们顾不得休息,马上清点设备和药品奔向下一名患者。 救护车在一线奔忙的同时,长春市急救中心还在科学分析不同时段用车信息规律,动态调整值班车辆的数量和分布位置,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救治。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资料图)
2022年12月31日,长春市急救中心富民大街急救站担架员徐文超(左)、护士吴炳国整理装备准备出车。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2023年1月1日,接到患者后,长春市急救中心富民大街急救站医生李立群在救护车上查看患者过往影像检查结果资料判断病情。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2023年1月1日,长春市急救中心富民大街急救站医生李立群整理急救设备和药品准备出车。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2023年1月1日,长春市急救中心富民大街急救站担架员徐文超、李冰和医生李立群(从左至右)下车整理装备赶往患者家中。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2022年12月31日,长春市急救中心富民大街急救站医生李立群(左)、司机李冰整理装备准备出车。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2023年1月1日,救护车赶往患者家中。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2022年12月31日,救护车抵达患者家楼下后,长春市急救中心富民大街急救站担架员徐文超抬担架上楼。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2022年12月31日,在患者家中,长春市急救中心富民大街急救站医生李立群检查患者病情。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2022年12月31日,接到患者后,长春市急救中心富民大街急救站医生李立群在救护车上填写患者病历。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2022年12月31日,接到患者后,长春市急救中心富民大街急救站护士吴炳国(左)在救护车上登记患者信息。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2022年12月31日,接到患者后,长春市急救中心富民大街急救站医生李立群在救护车上询问患者病情。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2023年1月1日,将患者送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后,长春市急救中心富民大街急救站护士吴炳国为患者举输液瓶。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2023年1月1日,将患者送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后,长春市急救中心富民大街急救站医生李立群填写患者登记表。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