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文水县闫家社村,53岁的村民杨继伟,除了种地,还在附近上贤村的批发市场里开着水果销售部,弟弟在外进货,杨继伟在村打理店面,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今年春节期间,光生意就赚了十来万元。
快人快语的老杨说:“我家有十几亩耕地,全部种植玉米,但时间消耗一点也不多。自打村里有了合作社,我就进行了托管,耕地经商两不误,又省事又省力!”
乡村振兴号角声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开展以来,闫家社农户把土地交给合作社托管,合作社从种到收实行统一管理,从而提高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这样的托管模式让合作社当起了土地的“保姆”,农民则不种地照样有收益。村民闫世全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我家里一共有18亩地,种植谷子、玉米,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也挣不下几个钱,自从有了‘土地保姆’,我把18亩耕地全部托管,1亩地收1000多公斤,18亩玉米可以卖到5万多元。”
老闫笑道:“最关键是自己的身子也活了。腾出空来,我又在供销社干起了推销员,多挣上了一份收入!”
据了解,“农业生产托管”改革之前,这里的农户都是分散经营,费时费力,效益较低;“农业生产托管”推广之后,生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始经商“下海”,走出农门闯世界。
如今,农业托管服务在文水县西槽头乡整乡推进,种植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户2300余户,服务面积20000余亩,农户享受国家补贴130余万元。带动农户增收增效,农户平均每亩减少开支40余元,增产增收20%以上,农户得到了实惠,合作社赢得了农户信任。(记者 梁瑜)
吕梁晚报
关键词: